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

德國: 台大醫學系 林昭文

德國的完整醫學教育時間是六年,在歐洲的學制來說算是較長的,大一大二仍以基礎醫學的科目為主,諸如生物化學、生理學、大體解剖學、病理學、藥理學等,大三開始就會融入臨床見習課程,也是一樣前往醫院的各個部門臨床見習,並有安排一個月的時間進行臨床技能像抽血的訓練。利用假期的時間,他們也被要求進入實驗室進行自己的專題研究,以及前往醫院跟診學習,並且鼓勵前往其他國家進行見習交換,作為課程學分的一部份。
德國的醫學發展歷史長遠,建立有一套自己的系統,所以他們使用的教科書以當地醫生所著的德文書籍為主,不同於我們大量使用美國的原文書籍,不過他們學生與美國頂尖學校的交流依舊十分頻繁,跟上當代醫學日新月異的腳步。
臨床醫學教育的領域,就我的感覺,德國讓醫學生有更多參與實務的部份,舉我進行見習交換的眼科部門為例,剛好在門診遇到一位當地醫學生,才三年級的他對病患的眼科檢查已十分熟悉,幾乎可以獨當一面的進行眼科病人的看診,而我們在國內雖然也有接初診的經驗,但是除了內外科或小兒科具備較完整的臨床知識外,諸如眼科、耳鼻喉、皮膚、骨科還是欠缺臨床經驗,專科醫師的訓練大概是由住院醫師第一年才開始,只是如此一來我們在選擇科別之前,並沒有太多接觸該科的機會,也沒有深入體會那一科醫師的生活模式和型態,在做選擇之時難免徬徨猶疑,這一點是我覺得應該加強之處。 現今台灣各醫學院校都鼓勵學生參加國外的交換學生計畫,前往美國甚至歐洲、日本等地醫院見習,觀摩學習,我認為這是正確的方向,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,各國的醫療體制運作固然有所不同,但皆有值得參考學習之處,包括新的醫療觀念與知識、病患諮商與情緒支持、醫院的基礎設施和醫療儀器,看看我們所欠缺的是什麼?可以加強的是什麼?而交流的過程中,嘗試以另一個角度來觀察,跳脫傳統的思維模式,我相信對未來醫院的發展與革新,會有更多助益。寬廣的眼界加上積極自主的學習,方能為醫療志業投注源頭活水,也帶給病患最好的照顧和福祉。

沒有留言: